admin 2025-11-21 04:25:30 世界杯2010冠军

《水浒传》中,武松为什么让人感到陌生?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小鲜传,作者:丁昶,原文标题:《读水浒有感》,题图来自:AI生成

最近重读《水浒传》。其中关于武松的十个章回,俗称武十回,令我非常感慨。

从读者体验来讲,第25回是尤其惊悚的。这里说到武松收集了关于武大郎遇害的人证物证,向县官提出控告。此时武松的身份是“都头”,体制内有一定地位,而且刚刚帮县官效过力,相对于西门庆的社会关系未必处于劣势,所以他选择走法律程序伸张正义是完全合理的。

然而西门庆得知此事后,连夜送来贿赂,收买了知县。于是次日知县就以证据不足为由,拒绝了武松的立案请求。武松对此没有争辩,只是回头安排邻里聚会,逼迫潘金莲和王婆当众承认了罪行,并且做了画押记录。

行文至此,没有被剧透过的读者恐怕都会觉得武松是在进一步收集证据,甚至转而担心这样获得的逼供证据可能无效。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武松突然翻脸,非常血腥地杀死了潘金莲,然后又杀死了西门庆,最后提着两个人头去县衙自首了。

很显然,武松的举动不是激情所致。他在诉讼被驳回的时候,就已经想好了后续的杀人计划。费尽周折得来的那几张证词记录,只是武松给自己留一个交代而已。

引用某位百家讲坛老师的话说,武松诉诸法律,是“给法律一个机会”,而不是乞求法律给他一个机会。

打官司怎么做,他知道。不打官司怎么做,他也知道。而且杀人自首只是武大郎案件的边界,却不是武松能力的边界。

从后续血溅鸳鸯楼的情节来看,不要说杀一个女人,杀一个县里的土财主,就是要对一个军州的兵马都监(差不多相当于地级市政法委书记)全家上下十几口人实施灭门,对于武松来说,都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事情。也许不能说很轻松或者保证成功,但是至少在必要的时候,他知道怎么去做。

换句话说,武松的工具箱极其巨大。先用A,那是客气。A不行就B,B不行就C。假如C仍然不行,后面肯定还会有D。而且这些工具之间都是无缝切换,没有任何心理压力。

这一点,是武松迥异于常人的地方,也是武十回读来令人惊悚的根本原因。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,A就是他的工具箱边界。只有在非常极端的环境激发下,才能偶尔从A突破到B,更不要说C了。

比如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,如果仅以武艺技巧论,林冲恐怕不逊于武松。但是他的工具箱就很小。一旦被别人推出舒适圈,他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。最后逼上梁山,也是迫不得已。

武松则是完完全全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人。底线思维和斗争准备的弦绷得很紧。对于工具箱的构成和运用,他有非常清晰的思路。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。因此他的所有选择都是“冷启动”,并不掺杂多少感情在里面。

正是因为这个思维方式上的区别,所以普通读者很容易共情林冲,而对武松只会觉得陌生得可怕。

今天的键政UP主也好,华尔街精英也罢,甚至包括一些中小型经济体的领导人,其实大家都是每天上班下班,沿着一定的社会轨迹周期运行罢了。武松式的巨大工具箱,远远超出了这些人的日常生活经验。他们是很难理解和想象的。

而现代顶级国家机器的工具箱,又远非武松可比。如果有必要,从A到B,再到C、D、E、F、G,都可能只是一眨眼的功夫。

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,在99%的时间里,他都表现得像一个自恋的话痨老头。但是他也可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,突然下令轰炸伊朗的核设施。工具箱足够大,就是这么随心所欲。

其实我相信,特朗普的工具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。也许他会觉得自己的箱子外壳最大,但是乘以他能有效调动的比例,那只能是妥妥的第二。

总而言之,未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事情,很可能会令大部分人感到意外。我们应该多留一些余地,不要轻易断言“如此而已”。

顺便再聊几句。

一直有人吐槽《七龙珠》等日式热血漫画的情节套路。所有敌人必须严格按照从弱到强的顺序前来挑战。如果有后面两章的敌人插队到前面,那么主角就只能束手就擒了。

不过你还真别说,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至今,美国人基本就是按照这个打怪升级的节奏在“帮助”中国发展。

我们的稀土政策可不能这样。从这张牌被亮出来的第一天起,它的有效期就开始倒计时了。这个倒计时也许是3年,也许是5年,也许更长。具体数字不重要,更何况料敌从宽。

反正如果随随便便地就把这张牌收回去,以后需要的时候再打出来,很难指望还能达到今天的效果。

既然出手了,就必须达到战略上的目标。如果不行,后面的C、D、E就必须跟进。若无此准备,则一开始就不应该亮牌。

在这一点上,我相信中国人的智慧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小鲜传,作者:丁昶

本内容由作者授权发布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虎嗅立场。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 tougao@huxiu.com。